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4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6月14日電(記者王昊飛、高楠)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石峴鎮下嘎村78歲的貧困戶穆顯聲,因腦出血已在炕上躺了三年,完全靠老伴袁桂馥照顧,大米飯做一頓吃一天,配著生菜蘸醬或湯。從12日起,他們家的午餐開始改變了。
“每天都給我們送盒飯到炕頭,昨天吃的排骨,今天吃的紅燒肉。”袁桂馥一邊將飯菜喂到老伴嘴里,一邊高興地說,自己家平時可吃不到這么豐富的午飯,感謝扶貧干部在村里建了“愛心食堂”。
14日,是下嘎村“愛心食堂”開張的第三天。這間飄著香味的特殊食堂是駐村扶貧干部的創意,資金來自他們每人每天30元的伙食補貼。每天中午兩葷一素三道菜,裝成盒飯,步行送到村里10戶貧困戶17位村民家中,其余的飯菜作為他們的工作餐。
一盒免費的午餐,不僅溫暖了貧困戶的胃,更暖了他們的心。穆顯聲眼含淚花,斷斷續續地說:“你們這么忙,還給我送飯,我是啥功勞啊,F在老伴不用太累了!
貧困戶季世華擦去95歲母親嘴角的飯粒,指著桌上的空飯盒說,這比她做的午飯好吃多了。
下嘎村距離圖們市高鐵站約5公里,這里貧困戶雖然不多,但都是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的高齡老人,平時靠老伴或子女貼身照顧。時值農忙季節,駐村扶貧工作隊發現,饑一頓飽一頓成了這些貧困戶家中的常態。
駐村“第一書記”欒勝磊告訴記者,成立“愛心食堂”,既解決了貧困戶的午飯質量問題,也集中解決了駐村工作隊的工作餐問題。“食堂采購的食材大多來自村民庭院種植的新鮮蔬菜和雞蛋。不僅解決了午飯,還增加了部分村民的創收渠道!
為了提高全村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駐村工作隊計劃將“愛心食堂”擴大到晚餐,并面向全村的常住戶。“常住戶只花3元錢的成本價就能吃到愛心餐!睓鑴倮谡f,他們正在研究將“愛心食堂”轉型升級,全村脫貧后,將扶貧服務向養老服務轉變,解決和改善村里留守老人的健康飲食問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