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07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自動裝袋流水線,每小時生產600袋左右
打包好的菌菇袋入庫進行無菌培育
眼下,在汝陽縣食用菌產業扶貧分布式基地,大棚里的菌棒正是出菇的時候。一排排菌棒齊刷刷張著口,拇指肚大小的蘑菇冒出頭來。吃過午飯,踏著急雨,農婦王忙菊就趕來上工了。上班時間還沒到,咋不歇一會?“扶貧菇讓我脫了貧,干著心里踏實,有奔頭!”
去年,王忙菊家剛剛脫貧。“俺們家最大的困難就是孩子多。”說起那幾年的煎熬,她眼圈發紅,“那時候俺男人打工掙錢,我就看孩子、種地。到了交學費的時候,一家人東拼西湊,也打發不住孩子們。”
“上不起學,就爬家種地!”最難得時候,王忙菊急得沖著孩子們說狠話。背過身去,她就哭了,作為一個母親她感覺對不住孩子。2015年,王忙菊被確定為貧困戶,縣里安排她到扶貧基地務工,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現在我每月保底收入2000塊錢,每年分紅還有3000多。說話都有底氣了!”
近年來,依托食用菌產業扶貧分布式基地,像王忙菊這樣在家門口就業農民有12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人。此外,通過金融扶貧“代種代養模式”,還帶動了414戶貧困戶,每戶根據投入資金額度每年能增收2000至9000元。
今年4月19日,河南省省長陳潤兒赴洛陽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來到該基地時聽到王忙菊的變化很欣慰。他指出,要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指引下,堅持精準方略,牢牢抓住產業扶貧這個根本,通過鼓勵創業、扶持產業、帶動就業,摘“窮帽”、拔“窮根”,實現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汝陽是典型的國家級貧困縣,香菇種植是山區農民主要經濟來源,發展穩定可持續的香菇種植產業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該基地負責人楊超慶說,我們將不斷為打贏扶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助力農業強、農民富。
據介紹,經過多年反復研發,該基地在生產工藝及菌種馴化、大棚種植生產試驗方面獲得成功,還解決了食用菌的季節性問題,建成了四季出產香菇的現代化車間。目前,除生產香菇外又研發了棕蓉菇、蠔味菇、黃傘菇等新品種。
談及未來,楊超慶對前景充滿信心:“我們一定要擔負起脫貧攻堅的社會責任,下一步扶貧項目后續資金也很快到位,將提速整個扶貧基地的建設再上新臺階。”
相關標簽:河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