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30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河北廊坊利用地處京津冀中心區地理優勢,推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農旅融合”走出轉型新路徑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環境下,河北廊坊市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和鄉村旅游。按照“三河一帶一縱深”的總體布局,引導休閑農業健康發展,廊坊實現了一把鑰匙打開多把鎖的綜合效益
初秋時節,氣候宜人。前來河北省廊坊市遠村現代農業園區觀光休閑的游客日漸增多。“我們剛剛采摘了瓜果蔬菜,現在要去溫泉水上樂園戲水,然后還要去馬場學騎馬……”來自天津的游客王春林對記者說。現代農業園區的田園風光、休閑項目和淳樸的民風,吸引了眾多京津游客。
遠村現代農業園區僅僅是廊坊市現代農業與都市旅游有機結合的一個縮影。經過多年培育,廊坊市以滿足京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鄉村振興、綠色發展之路。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該市現代農業休閑園區實現總產值233.34億元,吸引京津等地游客近千萬人次,帶動農民13.25萬人增收,園區農民年人均收入高于當地平均水平50%。
廊坊地處京津冀協同中心區,發展都市農業和鄉村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過去,該市主要瞄準京津菜籃子市場需求抓保障服務,形成了1小時速生蔬菜供應圈、2小時鮮活農產品保障圈,每年有500多萬噸瓜菜供應到京津兩地市場,約占全市蔬菜總產量的70%。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環境下,廊坊市積極實施農業結構調整,推進城鄉協調發展,不局限于一把鑰匙只開一把鎖的單一效果,運用系統思維、綜合施策、統籌發展思路,讓一把鑰匙打開多把鎖。比如,廊坊瞄準京津菜籃子供應展開服務,雖然取得了很好效益,但發展方式比較單一,缺乏聯動效應。若將農業生產與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田園風光、民俗文化傳承等相結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銷游一體,就能實現綜合效益。
出于這樣的認識,廊坊開始調整產業發展思路,規劃農旅融合發展路徑。按照“三河一帶一縱深”,即潮白河運河、永定河、大清河三大河系流經區,環首都綠色休閑農業帶和南部縱深拓展區的總體布局,廊坊立足本地特色做好全域規劃,引導休閑農業健康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200多億元,建起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園區14個,河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園區28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河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7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個,中國最美休閑農莊1個,河北省最美休閑鄉村5個,河北省美麗田園3個,河北省十佳現代休閑農業園區1個,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37個。休閑農業發展投入和產出效果連續3年居全省首位。
除了建設好休閑農業綜合體外,廊坊市注重開展各種現代休閑農業宣傳和推介活動,與京津兩地聯手打造了多條精品農業休閑觀光線路,同時積極舉辦各種展會展示廊坊休閑農業精品。僅2017年,廊坊就先后舉辦了第四屆第什里風箏節、固安縣第三屆梨花文化節、第四屆永清桃花節、第六屆三河健康休閑旅游文化節等活動,市民們踏青賞花,品嘗地方小吃,讓農業綜合體與節慶、會展等活動有機結合,提升了休閑農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固安順齋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張順齋告訴記者:“順齋現代農業園區原來是一家專供北京菜品的產業園區,在園區采摘的蔬菜瓜果能夠在幾小時內出現在超市的貨架上。通過轉變觀念,近年致力于多業態發展,在園區精心建造了智能觀光溫室、生態長廊、親水景觀、私家農場等休閑娛樂項目,以及農科高新技術展館、技術研發中心等科技項目。去年以來,以蔬菜產銷為基礎,新開發了觀光采摘、休閑娛樂、農耕體驗等,與傳統模式融合發展,效果很好,節假日期間,日均接待游客1500余人次,年增收20%以上。”
通過農旅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廊坊市共接待游客1743.97萬人次,旅游收入193.06億元,旅游業增長幅度再創新高。
相關標簽:廊坊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