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2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肖力偉胡明寶
陽光玫瑰、戶太八號、夏黑……走進位于陜西楊凌揉谷產業路上的農城一品葡萄莊園,一棚棚要么青翠欲滴、要么粉嫩紫紅的葡萄格外奪人眼球!靶滦驮O施大棚不僅讓我們的葡萄種出了品質,還種出了風景!鼻f園負責人陳宏升一邊幫前來采摘的客人整理葡萄,一邊向記者介紹莊園的情況。
“過去用傳統拱棚種植,由于跨度小、高度低,既沒法進行機械生產,也不適合搞旅游采摘,F在用新型大跨度雙拱雙膜大棚,一方面升溫快,可以提前一個月上市;另一方面由于跨度大,便于機械化操作,也方便游客進行采摘!眹L到設施農業發展甜頭的陳宏升計劃今年再多建幾座新式大棚。
陳宏升所建設的新型設施大棚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李建明經過多年試驗研究與改進形成的新型大棚結構,主要分為3種結構形式:大跨度非對稱大棚、大跨度非對稱水控釀熱大棚、大跨度雙層內保溫大棚。
“設施農業是一個系統工程,單一的設施大棚難以支撐整個產業發展,迫切需要將千家萬戶的溫室材料、溫室建造、農資生產與經營等設施農業的生產經營者以及市場管理者緊密聯結起來,相互銜接,才能健康發展!崩罱髡f,“為了提高和促進我國及楊凌設施產業體系相關產業的相互交流、上下游互動融合發展,提高設施農業的產業化程度、組織化程度,全面提升設施農業的生產能力、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我們于2014年成立了楊凌設施農業協會,把相互關聯行業主體聚集起來,相互依托,形成完整的設施農業產業鏈!
楊凌設施農業協會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設施農業研究團隊和技術平臺,在溫室工程、覆蓋材料、農業機械、自動控制、設施栽培及養殖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取得了顯著成績。
“目前在研究方面開發出新型節能日光溫室和大跨度塑料大棚結構30余種,形成系統的溫室建造技術體系;針對設施內環境因子開展了設施專用品種培育,推廣使用遍布國內外;研究開發的溫室智能化自動化控制、遠程監控、新能源利用、環境調控設備以及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研究效果突出。為作物提供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實現了園藝產品生產的最優化和管理自動化,形成了設施國藝作物高產栽培技術體系,頒布、制定了多種蔬菜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規范,大力推動了設施農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睏盍柙O施農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曉峰告訴記者。
據李曉峰介紹,由楊凌設施農業協會會長李建明研發的新型大跨度雙拱雙膜保溫大棚技術相對于日光溫室來說,成本可以降低20%-40%,土地利用率提高30%以上,種植面積增加1倍以上,建造成本每平方米減少70-150元。以性能最好的18米大跨度非對稱雙層大棚和大跨度非對稱水控釀熱大棚為例,這兩種大棚每平方米分別節省80元和110元,一個大棚按1.5畝算,能分別節省8萬元和11萬元,同時種植面積増加一倍。按1萬畝計算,可降低成本5.336億元,増加收入2000萬元以上。
大跨度非對稱大棚已在陜西、寧夏、西藏、青海、新疆等多個地區進行了大面積應用,還使得溫室種植作物的適用性大大增強,各類果樹可以在大棚中種植,開辟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楊凌示范區農業局的直接領導和支持下,楊凌設施農業協會現已發展企業會員40余家、農業合作社10家、個人會員40余人。協會立足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服務全國各地廣大用戶,成為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由于設施農業相關技術手段繁多,如何選擇適合的技術為現實現代農業生產服務?為此,楊凌示范區農業局整合區校農業科技力量研發出了新型大跨度雙拱雙膜保溫大棚、水肥一體化、基質栽培、碳基營養及病蟲害全程生物防控等技術,形成了現代設施農業“3+2”技術體系。
“該技術體系是國家農業‘一控、兩減、三基本’政策在楊凌設施果蔬生產上的全面落地,使設施農業規模化程度、機械化程度、土地利用率及勞動效率顯著提高,實現了水分高效利用,化肥施用量顯著減少,作物秸稈與畜禽糞便等農業廢物循環利用,產品品質大幅度提高的目標。”楊凌示范區農業局局長肖永賢說。
在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的支持下,在楊凌設施農業協會的大力推廣下,該技術體系已在陜西、甘肅等地推廣。
相關標簽:陜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