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3 作者:佚名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原標題:【脫貧攻堅記】“一村一品”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金秋九月,是收獲的季節,美麗的張家口尚義到處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9月6日,從河北省張家口尚義縣城去往三工地鎮的道路兩旁,記者透過車窗看到縱橫交錯的“村村通”公路上,一輛輛滿載蔬菜的外地車輛穿梭其間。遠遠望去,一塊塊梯田中,五顏六色的莜麥、山藥、蔬菜等,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構成了一幅精美的圖畫。
“這里的土質好,空氣清新,晝夜溫差大,蔬菜無公害,無污染,品種全,品質優,而且,村村都有特色主打菜,非常受外地菜商的歡迎。”當日,在三工地鎮劉面煥村,山東客商王先生正在組織村民裝蔬菜,他的一席話,道出了外地客商青睞三工地鎮蔬菜的原委。
三工地鎮一位干部介紹,該鎮地勢平坦、水源優質、沙質土壤,具有得天獨厚的蔬菜種植條件。而曾經的三工地,卻經歷過轉型種植的陣痛期。那時大部分農民既沒有種植經驗,又不懂市場行情,村村盲目大規模種植芹菜,當大批芹菜集中上市時,因市場供大于求,一些外地菜商借機壓價,導致菜農低價賤賣收入甚微。
為了打破傳統的種植模式,不搞種植“跟風”,實現農業種植結構更加合理化,歸避市場風險,增加農民收入,近幾年,尚義縣按照“政府引導、村民自主、提升檔次、打造精品”原則,以三工地鎮為主戰場,重點突出每個村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合理布局,積極發展“一村一品”區域種植模式,全鎮10個行政村的廣袤土地上,種植著甘藍、娃娃菜、白菜、紅蘿卜、白蘿卜、芹菜等十幾種蔬菜,村村都有“主打菜”。同時,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每年組織農民到山東壽光等蔬菜產區培訓,學習先進技術經驗,聘請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農民掌握蔬菜種植方式、管理技巧、病蟲防治等知識,同時積極推廣膜下滴灌節水技術,科學種植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蔬菜。
“張活洼村有紅蘿卜,王二來村有娃娃菜,高家村有甘藍,三工地村有芹菜和糖菜……每個村的菜長勢都很好,價格也比往年高!”提起“一村一品”來,三工地鎮黨委書記馮占勝說,王油坊村是白蘿卜主產區,蔬菜種植面積約4000畝,白蘿卜就占了2540畝,每年吸引著大批外地客商慕名而來。張志平是村里的種植大戶,今年260畝的白蘿卜就賣了65萬元,全部走的是訂單。
“一村一品”助力扶貧,不僅鼓起了農民的腰包,也催生了蔬菜經紀人,形成了專業的經濟捆綁鏈條。
三工地鎮打造的“一村一品”模式,是尚義縣立足區位稟賦、挖掘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和成功樣本。今年,三工地鎮蔬菜種植總面積達29617畝,截至目前菜農共實現收入5923萬元,蔬菜產業成為了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項目。
相關標簽:尚義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