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01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內蒙古扎蘭屯市干部對口幫扶貧困戶
遍訪窮溝山窩 拓展致富門路
丁志軍 韓 冷
內蒙古扎蘭屯市是區級貧困旗市,在2014年國家新一輪貧困人口識別中,共確認貧困人口12783戶、33785人,貧困村70個,是呼倫貝爾市農業人口、貧困人口和貧困村數量最多,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地區。
扎蘭屯根據貧困戶致貧原因,對癥施策,靶向治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包片區,處級領導包鄉鎮,科局包村,干部包戶,為70個貧困村全部落實5人駐村工作隊和1名第一書記,組織全市198個單位、3798名干部職工幫扶,堅持不脫貧不脫鉤、干部不撤離,徹底解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問題。
扎蘭屯市副市長欒永剛說,幫扶干部真正把貧困群眾放在心頭,堅持與群眾“交朋友”“結親戚”,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洼堤鄉鐵礦村村民繆樹華今年59歲,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兩口人,膝下沒有子女。幫扶干部韓樹平得知繆樹華的疝氣病日漸嚴重,主動聯系了醫院,與醫生協商制定了手術方案,術后全天陪護。此次手術,享受了健康扶貧政策,手術費用約1.5萬元,核銷后僅花了280元。出院后,韓樹平擔心坐客車一路顛簸擁擠弄傷刀口,自己開車100多公里把繆樹華夫婦送回家。
能“進得了門,嘮得了嗑,吃得了飯”的干部更容易融入貧困群眾。“沒有徐姐的幫助,家里還不知成什么樣子……”洼堤鄉孤山子村貧困戶張井君的媳婦高玉芹動情地說。張井君是離異家庭,17歲的女兒經常對繼母出口不遜,家庭不和睦,脫貧難齊心。幫扶干部、扎蘭屯市殘聯理事長徐國華利用相關知識,對三口人分別進行了多次心理疏導。通過坦誠交心,這個家有了歡聲笑語,女兒還考上了扎蘭屯市職業學院幼師專業。
“不給組織丟臉,不給村上添亂,不讓群眾失望,把貧困群眾當親人,把貧困群眾的事兒當家業。”扎蘭屯市社保局黨支部書記、局長楊靈芝帶領幫扶工作組進駐奮斗村時,向全村黨員、群眾代表作出這一莊嚴承諾。
蘑菇氣鎮南坪村幫扶單位負責人杜強說,給錢、給物不如給貧困群眾好政策。幫扶干部不但要為貧困群眾“打桶水”,更要為他們“挖口井”,把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社會兜底等政策落實好,讓貧困群眾實現永久性脫貧。
洼堤鄉孤山子村第一書記劉峰說,作為第一書記,要把貧困群眾的需求當“家書”,堅持產業先行,做脫貧致富的領路人。孤山子村利用項目資金40萬元,村民侯志強帶動引導群眾以入股、托養等方式發展梅花鹿養殖,實現村級集體經濟零突破。
貧困戶李忠偉享受菜單式扶貧政策后算了一筆賬,他養了6頭豬,去掉成本,每頭豬凈掙三四百元,加上各項補貼,收入達6000多元。外出打工、土地流轉,也讓他嘗到增收的甜頭,李忠偉激動地說:“摘窮帽奔小康,我沒落下。”
寒冬酷暑,他們訪遍窮溝山窩,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想辦法,找門路。在他們的努力下,近年來扎蘭屯實現減貧11096戶、29442人,脫貧49個貧困村。截至今年6月,貧困發生率已由2014年的13.3%降至1.7%。
相關標簽:內蒙古古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