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18 作者:佚名 來源:當代先鋒網
“我每天就負責喂豬、打掃豬圈等工作,比起在外面打工輕松許多。”6月5日,在貴州省平塘縣大塘鎮勝安村都勻市黔昌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生豬養殖基地,勝安村村民朱純國正在豬圈細細查看生豬的長勢。
朱純國居住的勝安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由于氣候惡劣、土地貧瘠等原因,導致當地的產業結構單一,糧食產量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低下,村民們對于貧困只得望天興嘆。
朱純國是村里的貧困戶,為了維持生計,他也和大多數村里人一樣,背井離鄉,選擇外出務工。在外打工十幾年后,因身體不好,只好回到家鄉。
勝安村村民朱純國正在豬圈細細查看生豬的長勢。
2018年5月,大塘鎮與貴州大學結對子,貴州大學按照“貼合貴州、結合特色、整合資源”的三結合原則,充分運用“補腦扶智、動手扶業、彎腰扶貧”的三扶工作法,聚力打好科技扶貧、教育扶貧和校農結合三篇文章,推動大塘鎮的脫貧攻堅工作。
貴州大學派大塘鎮脫貧攻堅指揮部前線工作隊發現大塘鎮各村生豬養殖規模小,且缺技術、缺資金、缺銷路,嚴重制約群眾養殖的積極性。于是,在學校的牽頭下,引進了都勻市黔昌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到大塘鎮發展生豬養殖產業。
“采用‘高校+企業+合作社’的形式,來共同盤活村集體經濟,把生豬養殖發展起來,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幫助村民們脫貧致富。”貴州大學派大塘鎮脫貧攻堅指揮部前線工作隊隊員李志剛說。
貴州大學提供技術服務,都勻市黔昌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包經營,勝安村、里中村等5個村級扶貧項目養殖點入股企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增加農民收入。而朱純國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都勻市黔昌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生豬養殖基地。
5月底,都勻市黔昌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從都勻引進生豬來養殖。“老板說一個月給3500元的工資,在這里工作離家近,又有收入,年底還有分紅,挺好的。”朱純國笑呵呵地說,對于脫貧他很有信心。
“目前這個基地養了366頭豬,存滿欄大概有1000頭,預計年出欄有2000多頭。”都勻市黔昌畜牧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鄧剛向記者介紹說,生豬除了在貴州本地市場銷售,還銷往四川、重慶等各地。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