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30 作者:佚名 來源:新疆日報
塔爾巴哈臺山美景(7月20日無人機拍攝)□黨彤攝
脫貧攻堅路上,每個個體發出的光亮是微弱的,但只要朝著同一方向匯集,就能凝聚起耀眼的光芒。
近年來,新疆塔城地區結合當地實際,從抓產業、促就業、穩增收等方面入手,突出區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圍繞市場、訂單等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加快發展和壯大區域化特色產業。眼下,塔城地區已在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特色致富路上行穩致遠。
2018年底,塔城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9340元,其中,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的占59.5%,4000元—7000元的占36.6%,4000元以下的占3.9%,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0%降至2018年的0.015%,群眾滿意度達到95%以上,全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總體轉入鞏固提升階段。
7月25日,游客在額敏縣二道橋鄉薩爾巴斯村農家庭院采摘蔬菜。
找準產紅花種植讓日子紅火
7月27日,在塔城地區裕民縣的田間地頭,一片片紅色花海映入眼簾,四處可見挎著袋子、彎腰采摘紅花的身影。今年,裕民縣種植的15.7萬畝紅花陸續盛開,目前已進入采摘旺季。
盛夏清晨的江克斯鄉吉蘭德村,空氣清新、花紅遍地。一大早,村民們就來到地里采摘紅花。
“進入采摘季,每天凌晨5時從縣城出發到這里采摘,紅花花期短,加之今年又擴大了紅花種植面積,可得加把勁呢!”正在采摘紅花的江克斯鄉江克斯南村村民馮國棟說。
夏日熾烈的陽光,令馮國棟汗流浹背,可他臉上卻始終掛著笑容。田間地頭猶如朝霞般綻放的紅花,象征著馮國棟家紅火的日子。過去,馮國棟家的經濟條件不太好,他想過外出打工,可放心不下年邁的母親。
種植紅花為馮國棟乃至裕民縣提供了一條脫貧之路。“紅花耐旱,裕民縣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水土光熱條件非常適宜紅花生長。近幾年,縣委將紅花產業確定為振興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把發展紅花產業作為區域優勢資源重點開發!痹C窨h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站站長王世卿說。
為鼓勵廣大農民多種紅花、種好紅花,裕民縣加大對紅花種植的科技投入力度,召開地膜紅花種植現場觀摩會,縣、鄉兩級農業技術人員都有紅花科技示范田,定期到地里指導農民施農肥、澆水、防蟲,有效提高了紅花產量。政府幫助紅花種植戶與企業簽訂紅花絲收購合同,農民在紅花種植中嘗到了甜頭,種植紅花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現在我不僅把地交給了種植紅花的合作社,還給合作社打工,能掙兩份錢!瘪T國棟說。
今年,裕民縣紅花種植面積在15.7萬畝左右,成為新疆最大的紅花種植基地。生產紅花干絲預計達到140萬公斤、紅花籽900萬公斤,預計紅花產值超過4200萬元。全縣紅花種植戶僅種植紅花一項,戶均純收入過萬元。
從特色種植中找到致富新路子,讓農民腰包鼓起來的故事,正在塔城地區各地上演。
“今年我們還將推進10萬畝特色小漿果種植提質增效,優化沙棘、枸杞、黑加侖等品種種植布局,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設施農業優勢區。同時繼續抓好基地建設,以企業帶動產業發展,鞏固壯大優質棉花、綠色糧油、有機蔬菜瓜果、生態紅花油料等優勢特色農業生產基地,進一步為農民增收致富拓寬道路!彼堑匚r辦主任、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藺國強說。
7月24日,游客在塔城絲路文化商品城內購物。該商品城位于塔城巴克圖口岸中哈邊民互市貿易區內。
盯緊就業為求職者搭建好平臺
“嗒嗒嗒,嗒嗒嗒……”“你的繡法也教教我……”7月26日,走進額敏縣庫魯斯臺民族手工刺繡市場,生產車間里縫紉機作業的聲音與繡娘們聊天的聲音,讓這里格外熱鬧。
“和姐妹們一起繡花是最開心的事情!闭谮s制刺繡訂單的努爾達娜·阿德列漢說。37歲的努爾達娜家在額敏縣喀拉也木勒鎮牧業二隊,不甘心過窮日子的她,2014年來到縣城,邊打工邊照顧兩個孩子上學。
剛到縣城時,努爾達娜日子過得很艱難。“白天給別人畫手工刺繡圖案,晚上回到出租房包餛飩,第二天一早送到超市賣,勉強維持生活。”努爾達娜說。
2016年1月,庫魯斯臺民族手工刺繡市場的建成讓努爾達娜看到了希望!爱敃r去應聘,因為我有手藝,所以直接被錄用了。”努爾達娜有點得意。在這里,努爾達娜做起了拿手的手工刺繡,掙錢多了,生活也慢慢好起來了。
額敏縣庫魯斯臺民族手工刺繡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葉玉華說:“我們以庫魯斯臺民族手工刺繡市場為中心,輻射帶動12個鄉鎮的手工刺繡作坊,帶動全縣452人就業,年收入980多萬元。我們在做好專業培訓、技術指導的同時,給產品跑訂單、跑銷路,確保姐妹們有活干、有錢掙!
去年初,努爾達娜開始嘗試通過網絡銷售刺繡產品。一年下來,她的手工刺繡產品銷售收入超過10萬元。
“我現在正在看房子,打算在縣城里買套房,過城里人的生活!迸瑺栠_娜憧憬著未來。
在塔城地區,像努爾達娜這樣利用就業平臺、技術培訓增收致富的人比比皆是。
“以前因為沒有專業技術,只能打零工,工資不高還累!蓖欣锟h廟爾溝鎮薩爾加克村村民努爾蘭·巴合提說。
今年5月,托里縣農牧民就業基地開設了汽車駕駛、中式烹飪等9個專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有就業意向的農牧民提供免費培訓。自5月開展培訓以來,已免費培訓1060人,全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3146人就業。努爾蘭就是其中一員,他說:“我參加了中式烹飪培訓,現在在一家飯館打工,一個月3000多元工資,等我手藝進步了,工資還會漲!
據了解,今年,塔城地區采用各種形式為求職者搭建就業平臺,并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信息傳播渠道,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清講透政策,使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對就業創業政策應知盡知。今年上半年,塔城地區城鎮新增就業23468人,完成自治區目標任務的117%。
7月26日,游客在塔城文化廣場乘坐觀光大巴前往巴克圖口岸游玩。
做強農業合作社引領增收致富“以前種地從頭到尾都要操心,現在好了,家里的16畝地已經交給了合作社,我和妻子開了一家涼皮店,每年收入7萬元左右,春秋農忙時節,我還去合作社開農機,兩頭掙錢!7月26日,沙灣縣四道河子鎮下八戶村村民王學貴向記者講述成為合作社成員后的切身體會。
從過去的單打獨斗到如今的抱團作戰,現在,塔城地區農業專業合作社“遍地開花”,合作社成了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的好渠道。截至目前,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791家,其中自治區級以上示范社183家。
近日,額敏縣闊什比克良種場別斯塔勒村村民哈力畢亞提·哈扎飛正在忙著打理地里種的土豆,第一次種土豆,雖然沒有什么經驗,但他卻表現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的這份自信來自于今年初與額敏縣志強綠色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的土豆種植合同。
額敏縣志強綠色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邱志強介紹,按照合同規定,合作社的保底產量是畝產3噸,收購價每公斤1元,低于這個數量,合作社補齊,高于這個數量,收益歸農民。對于種了20多年地的哈力畢亞提來說,合作社兜底的運作模式讓他沒有了后顧之憂。
如果說合作社的成立解決了農牧民面臨的種種問題,那么各類聯合社的相繼成立則成為解決合作社難題的重要手段。
藺國強介紹,近幾年,塔城地區大力發展培育以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草畜聯營合作社、農機聯合社、社企聯盟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采用高新技術,推行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和衛生檢疫各環節的標準化管理,健全利益聯結分配機制,帶動農牧民持續增收。
“強強聯手才能更好地凸顯優勢,我們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才能加快!焙昊r機合作社理事長、農科金岳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韓波說。
2016年,沙灣縣金溝河鎮宏基農機合作社牽頭,聯合沙灣縣內4家大型農機合作社和2家農業合作社成立了沙灣縣農科金岳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下設6個分社和5個農機大院,業務涵蓋農機服務、物資采購、農產品初加工和農機裝備制造等領域,實現了100%全程機械化。今年,聯合社也有了新的發展計劃。
韓波說:“沙灣縣已經成為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今年我們又在喀什地區疏勒縣建立了聯合社分社,讓當地的農民也能實現全程機械化種地,從而提升當地農業生產水平!
7月24日,乘客在塔城車站檢票上車,乘坐火車出行已經成為塔城人的首選。
■記者手記
拼搏 為了美好生活
□劉 翔
盛夏的塔城大地,處處都是迷人的風景。這風景中不但有山有水,更有人。
裕民縣江克斯鄉吉蘭德村的紅花地中,馮國棟熟練地采摘著紅花,心里美滋滋地算著日日見漲的收入。
額敏縣庫魯斯臺民族手工刺繡市場內,努爾達娜·阿德列漢靈巧的雙手如彩蝶弄花般操弄著織梭和織線,完成的刺繡品數量一天天增加。
博孜達克農場的鄉間小道上,王虎快步走著,趕去看地里有機小麥的種植情況。作為農場的致富帶頭人,很多農戶都將土地流轉給他,他有責任帶領大家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
他們都在奔跑,朝著一個方向——致富奔小康。從額敏到裕民,從托里到沙灣,塔城大地處處可見人們為了美好生活奮力拼搏的身影。
方向對了,信念堅定了,就不懼山高路遠。
如今,期盼中的未來已至,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塔城人會一如既往地把所有真情與努力都傾注在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上。
相關標簽:塔城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