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9-16 作者:佚名 來源:阜陽日報
在大豆生長過程中,防治豆蟲很重要。然而,在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袁集鎮大朱村幾百畝豆田里,卻不抓蟲不打藥,干活的村民還對地里大豆株上的豆蟲好生侍候,究竟是為何?
“咱這是養豆蟲,不是種豆子,這豆蟲可比豆子值錢多了。”日前,記者來到位于大朱村的潁州宇潤豆丹養殖基地,負責人徐小虎正在查看豆蟲成長情況及大棚緊閉程度。他告訴記者,我們口中的“豆蟲”在外地被稱為“豆丹”,營養價值很高,是餐桌上的高級營養品。
據介紹,豆丹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富含蛋白質,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和維生素B、維生素B2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營養因子,具有降低膽固醇、防止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治療胃病等特殊功效,在蘇北一帶被當做美食,且市場售價較高,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現在對外批發價是60元一斤。”徐小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大棚養殖成本近8000元,一年可以收取兩季,收益達一萬元以上,一年時間就能把成本賺回來,同時還有一定收益,接下來幾年收益更高。
一次偶然的機會,徐小虎接觸到豆丹,了解到豆丹的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后,就積極投身于此。去年,他返鄉回到袁集鎮流轉土地100畝,嘗試養殖豆丹,僅僅一季就收入40萬元,這讓徐小虎養殖信心大增。
“今年又流轉280畝地,用來養殖豆丹,安裝大棚后,最新的一季蟲即將采收。”徐小虎說,今年市場行情很不錯,再加上他從連云港請來了技術人員看管,豆丹收成很好,經濟效益可觀。
在大朱村,豆蟲從害蟲變成了“搖錢樹”,還帶動當地不少貧困戶和村民就業。青色的豆丹在大豆枝葉上攀爬,采收的農民直接將大豆枝采摘下來,再輕輕將豆丹放入帶有木屑的筐中,隨即進入冷庫車廂,送往連云港……記者在現場看到,放入筐中的豆丹長約十公分左右,不一會兒,就能裝滿一筐。
“基本一天能采30斤左右,掙60多塊錢。”2017年已脫貧的村民程金榮一邊采收,一邊告訴記者,老伴生病需要人照顧,她有時間就會來這里干活,一個月能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于她而言,很是知足。
據徐小虎介紹,當前豆丹養殖基地已帶動20多人就業,同時還帶動了周邊村民一起養殖。“現在就有兩戶村民跟著我們一起養,我們提供蟲苗、豆葉以及相關養殖技術。”徐小虎說,養殖豆丹市場銷路有保障,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他們將帶領有養殖意愿的群眾一起干,同時積極學習豆丹深加工技術,加工制作豆丹罐頭、營養品等,解決擴大種植面積后的儲存、運輸和穩定供貨問題。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