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2-23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今年,四川省簡陽市五合鄉護民村的第一批沙糖橘首次掛果。曾經的千畝荒地,如今已是果林繁茂,黃燦燦的橘子掛滿枝頭,全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護民村地處成都東部,為省定貧困村,總人口431戶1284人,其中,貧困戶101戶303人,鞏固提升重點戶12戶37人。因為土壤貧瘠、傳統農業技術含量低,農業發展緩慢,農民增收困難。
近年來,在五合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護民村以“謀一條致富路、織一張便民網、強一支生力軍”為思路,持續聚焦聚力產業扶貧工程,努力實現脫貧不返貧、致富能長富,助力決勝脫貧攻堅。
要想產業好,選對方向是根本。為突破農民增收瓶頸問題,自2016年開始,該村提出“打造脫貧產業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目標和“一年一項目”的計劃,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開始種植金秋沙糖橘,目前已成長為擁有3萬余株、600余畝金秋沙糖橘的集生態觀光業、農業示范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產業特色園區。對口幫扶單位成都文旅集團倡導職工自主認購,開展消費扶貧,有效推動“產、供、銷”產業鏈的形成。據介紹,護民村沙糖橘全年產量為10萬斤左右,幫助村民增收50余萬元。
要想產業好,配套設施是基礎。近年來,五合鄉累計投入資金180余萬元,不斷完善護民村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解決護民村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
要想產業好,人才隊伍是關鍵。五合鄉以黨建共建為抓手,堅持扶貧更要扶志,依托企業大學網絡培訓學院、邛州園基地、安仁大講堂、馬克思主義鄉土話傳播課堂基地、“微黨校”等資源,扎實開展村民技能教育培訓,著力補足村民自信自強的“精神之鈣”。
相關標簽:簡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