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1 作者:佚名 來源:光明日報
農家妹魏菲利的電商蝶變
作者:本報記者 宋喜群 本報見習記者 姚昆
“你不要不好意思問啊!”面對采訪,95后魏菲利給了記者一個“下馬威”。電商、培訓講師、縣電商協會理事,鎮婦聯執委……幾年的時間里,她完成了一次次角色轉變。
感覺一眼望到了頭
“不上學,我們可能在本地當一個服務員,或去外地打工。”2011年6月,初中畢業,魏菲利在當地找了一個酒店服務員工作。7月,她領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00塊錢。但內向的她自覺不適合這工作,辭職回家。
隴南成縣繁華的東興街上,好多店門口貼著招聘啟事。
“不需要,招滿了。”由于年齡、學歷等原因,她每次都會吃閉門羹。“我從沒那么自卑絕望過,成縣那么大,卻沒我的容身之處。”
“你先試一下,工資900塊,管吃管住。”2011年10月,她終于在隴南師專門口的打印店找到了工作。
從熟悉電腦操作,到學習打印復印,利用空閑,她學了辦公軟件,自學了銷售管理專業課程。業精于勤,她逐漸成了店里的業務骨干。2013年工資漲到每月2500塊,和當地公務員收入相當。
“打印復印,日復一日,雖然工資不低,但那時我感覺一眼望到了頭。”不甘安逸,她再次辭職。
土蜂蜜西北銷量第一
2013年7月,成縣電子商務協會成立。8月1日,不知道什么是電商的魏菲利,應聘了協會客服。
“吃了一個月的大鍋飯,混日子也行。但到了9月,協會給每人一個網店運營,優勝劣汰,快滿一個月了,我卻沒一個單子。”魏菲利滿是歉意和不安地對時任成縣電商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宗軍說:“我要辭職,我覺得不適合這份工作。”
“小魏,你是協會年齡最小的一個姑娘,還不滿18歲,電子商務是需要你們新人去接觸的。”在王老師的鼓勵下,小魏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賣力刷微博、微信,頻繁跟粉絲互動,她還報名參加淘寶大學,有時晚上十一二點還在辦公室。
成縣養蜜蜂的農民多,有點“小聰明”的她,將網店定位為土蜂蜜銷售。
“我把土蜂蜜做到了西北銷量第一!”2013年,她有了成果。此后,雖偶因經驗不足“交了學費”,但堅持了下來。2014年,她的網店被評為隴南市優秀網店、成縣十佳網店。
“質樸與堅持是她的優點,也是她能做好的原因。”王宗軍說。
如今的魏菲利不光自己做電商,還負責教別人做電商。
“今天有節課,我在出差,你替我上。”被臨時抓了“壯丁”的魏菲利懵了。
臺上,是緊張、拘束的魏菲利;臺下,是來自成縣各鄉鎮的婦聯主任等學員。
“我該講什么?”沒經驗、沒備課、沒PPT,只能臨場發揮。自我介紹后,她將自己做的事情跟大家分享,如何介紹產品、跟客戶溝通、談價格……一堂兩小時的課沒有冷場。
“做夢都沒想到,我一個初中畢業的,能給大學生上課。”2015年,她被隴南電商學院聘為講師;2016年,被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電子商務學院聘為該院第一批校外實訓導師。
她們就是曾經的我
“今天周一,你們怎么不去上課啊?”“下雨,路滑。”對話發生在去年9月,魏菲利去一農戶家收購核桃,4個姑娘在家,只有1個男孩去上學了。
“孩子對上學是一種很無所謂的態度,我心里五味雜陳,眼淚就流下來了,感覺她們就是曾經的我。”
成縣有特色的農產品多,但青年勞動力多外出打工,即使有好農產品也難到城里賣,只能等小商販上門低價收購。來自農村,讓她觸景生情,每次上門收購農產品,她的收購價要高于市場價。她曾與36個貧困戶簽訂幫帶協議,帶動發展核桃30余畝、大櫻桃12畝、黃豆8畝、土蜂180箱,還給20多個村的200多名中青年婦女做過電商培訓。不知不覺間,她又多了一個電商扶貧的角色。
“她確實對我啟發很多,我現在也試著在網上賣農產品了。”學員馬玉花說。
談到未來,魏菲利說:“我要在農產品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奮斗和幸福是什么?”采訪尾聲,記者問魏菲利。
“看那一棟棟的樓,這么洋氣,你想要有這房子,就注定白天沒時間躺在里面,你總是躺著,就不會有這么好的樓住,這就是奮斗和幸福。”魏菲利說。
(本報記者 宋喜群 本報見習記者 姚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