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這是一片與眾不同的稻田,4年來,它給腰崗子村足足賺回了6000萬元,這個數字,是普通稻田的2—3倍。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這片稻田有如此高的收入呢?這不得不提到一個叫王長久的村民,而此時的王長久卻只恨世上不賣一副后悔藥!
村民 王長久:“后悔也來不及了,有些后悔,來不及了。”
王長久:“這就是我媳婦。”
記者:“挺漂亮的?”
王長久:“一般吧。”
王長久:“她在外面打了一年工,看別人在養螃蟹,回來勸我養螃蟹。她給我說的時候,村里還沒有養螃蟹的,我也不敢養,怕掉里頭,我沒有聽她的話,一直跟她吵架,吵架后她就離家出走,走了整整5年光景了。”
王長久的兒子 王永:“跟媽媽聯系不上,我想要媽媽回來。”
王長久的老婆一走杳無音訊,可那個在稻田里養螃蟹的主意卻讓村里從此熱鬧起來。當年,村委組織人就稻田養蟹的事實地查看了一番,覺得的確可以讓稻田增收。第二年開春,村委就一邊發動群眾,一邊讓村干部們帶頭養起了螃蟹。
看到村干部都在養,不少村民開始動心了。地頭活兒一貫不甘人后的陳云滿這一次又想爭個先。可養螃蟹不是一句話的事,他家的10畝地至少需要2公斤蟹苗,當時1公斤蟹苗就得2600元。對陳云滿夫婦來說這可是一筆大投資。
村民 陳云滿:“當時可別說了,這個沖突可大了,我說養,人家說不干。”
村民 蘇燕華:“當時我就不同意,不同意在哪兒呢,要是說養上這個螃蟹吧,這個水稻肯定是減產,我把錢藏起來了,反正我把著錢,你愿意買你就去買吧,反正你沒有錢。”
村民 蘇燕華:“后來下地了,一看,這稻苗怎么和沒有養螃蟹的不一樣呢,可稀楞了。我就回家跟他干起來了,不跟你過了,這你就瞞天過海的瞞著我,你買螃蟹苗,看以后咱家的稻子不高產,我跟你算賬,我就不吃不喝了。”
當時,腰崗子村的多數家庭都發生過類似的爭吵。因為水稻是腰崗子人的命根子,人們祖祖輩輩都在千方百計提高水稻產量。而如今要在稻 田里養蟹,一畝地里就要留出一分地來供螃蟹活動,同時還不能用化肥和農藥,水稻減產那還不是明擺著的事?再說,就是養起了螃蟹,誰又能保證賣得了!針對這 些顧慮,腰崗子村請縣海洋漁業局的技術人員前來一起商量對策。
盤錦市大洼縣水產研究所副所長 楊素琴:“河蟹對水稻有益處,春天插完秧之后,就不用封草劑,放完河蟹之后,它就把一些雜草自然吃掉了,如果水稻生蟲子,河蟹還能及時把它吃掉,另一方面,河蟹本身的糞便,殘餌,對這個水稻,是一個促肥的作用。”
盤錦市大洼縣水產研究室主任 王淑元:“咱們稻田養蟹要有稻田工程,為了防治水稻減產,我們采取大壟雙行,和采取邊行插雙穴的優勢,最終我們每畝地的產量要增重40公斤左右。”
提高密度以后,人們又用農家肥代替了化肥,從而保證了種稻不受養蟹的影響。而對螃蟹來說,稻田里的環境正適合它生長,螃蟹不僅可以隨意遮陽避暑,而且能盡情享受其中的雜草和蟲子。
腰崗子村養的螃蟹叫做河蟹。河蟹是我國分布最廣的淡水蟹。5月份投放蟹種到9月份一般能長成5分硬幣般大小,這個時候的蟹也叫扣蟹,扣蟹作為蟹苗一年之后就長成成蟹。
村民:“那個價格比較好,28塊錢一斤。”
村民:“養了120幾斤蟹,就是養扣蟹,就是一斤一百頭,去去死亡,一些費用去了,收入8千,凈剩,收入8千塊錢。”
2004年,腰崗子村家家戶戶養起了河蟹。當年秋天,就在人們掰著指頭算計好大賺一筆的時候,村里半個月沒來一個收購商。人們最擔心的問題還是出現了。
吳祥玉:“我們村擠壓的數量是18萬斤,9萬公斤。”
吳祥玉是年前擔任村支部書記的,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鼓動大伙養螃蟹,這些蟹賣不出去,他覺得實在沒法交待。
當時,村里積壓的多一半是扣蟹。吳祥玉打聽到,北方的扣蟹在南方市場有價格優勢,就決定去南方尋找買蟹的人。七天內他馬不停蹄跑了六個城市,最后在江蘇省鹽城市的一個村子里找到了買主。
吳祥玉:“他讓我在湖邊吃了一頓飯,他給我倒了一滿杯酒,有這么大的杯,得有3兩
吳祥玉從不沾酒,但這一次他不僅把這杯酒一干而盡,而且主動跟對方較上了勁。
吳祥玉:“我說你再推薦我兩個人,我可以再干兩杯,他當時答應了,所以說,我又連著干了兩杯,我這三杯酒喝了之后,當時平時我滴酒不沾,應該說我是醉了,那個時候,我不知道哪來的力量,我沒有醉。”
吳祥玉這一趟最終給村里賣了3萬公斤扣蟹。就在吳祥玉去南方的同時,村里的不少人也走出去拉來了客戶。這之后,腰崗子村多了6個河蟹經紀人。每年的秋天,來自內蒙和江蘇等地的客戶總要讓村里變得更加熱鬧。
稻田里的河蟹不愁賣了,由于不用化肥農藥,他們的大米也比以前更好銷售。水稻和河蟹加起來,每畝稻田一年最少收入2500元。現在,全村6000畝稻田里全部養上了河蟹。王長久也養起了河蟹,蘇燕華還支持丈夫擴大了養蟹規模。
鄉親們在忙著抓跑出去的螃蟹,而王長久則惦記著出走了的媳婦。記者在腰崗子采訪時,王長久再三要求要對他媳婦說幾句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