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野生環境中自然生長發育、非人工栽培種植的茯苓,則為野生茯苓。野生茯苓一般生活在較老的松樹林,或人工載種茯苓場附近的松林中,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尋找采集。
生長有野生茯苓樹樁周圍的松樹,有明顯的枯萎或衰敗跡象。有的樹樁靠近地面處有白色或淡棕色的菌絲,揭開樹根皮,可見黃白色漿液滲出。有的樹樁爛后有黑褐色的橫線裂紋。長有野生茯苓的樹樁周圍地面,常有白色或淡棕色的菌絲或菌絲膜狀物。小雨后該地面干燥較快,并有不長草的地方和不規則的裂隙(俗稱龜裂級),敲打此處地面會發出空響聲。此時用探試器插入地下再拔出,若發現其上部有芋狀塊物或頂端沾有茯苓的粉末時,即可挖掘采集得到野生茯苓。
野生茯苓一般比人工培植的茯苓個小,但質地堅實、體重,漿汁較少。采挖的野生茯苓可加工成為藥材(其產地加工方法與栽培茯苓相同),老產區采集的野生茯苓,多為家種茯苓菌絲蔓延生長遇到適宜的條件而結成的菌核。一般可用于擴大生產或做分離菌種使用。新產區采集的野生茯苓,一般不做菌種使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