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田間菌種制作 栽培者只要購買竹蓀原料,就可在田頭自制栽培菌種。12月下旬-1月初,選擇田頭一角,整理一個堆料育種畦床。用雜木屑80%,麥麩20%,作為竹蓀菌種的培養料,加水110%,然后裝入編織袋內,經過常壓滅菌10小時后,取出用清水沖進袋內,讓其排泄,然后拌入1%石膏粉,堆入育種畦床上,采取2層料,一層菌種播種法,最后一層料面再撒些菌種,每米2畦床用干料20千克竹蓀原種3-4瓶。栽培100米2面積,只需田頭制種4米2,等于25:1。播種后用編織袋蓋面,稻草遮陽,最后用竹條弓罩薄膜。播種后每隔3-5天揭膜通風1次。培育40-50天菌絲布滿料堆后,即成田頭竹蓀菌種。
2.栽培原料選擇 現行栽培竹蓀的原料分四大類。一是竹類:各種竹子的稈、枝、葉、竹頭、竹根;二是樹木類:雜木片、樹枝、葉以及工廠下腳料的碎屑;三是秸稈類:豆稈、黃麻稈、谷殼、油菜稈、玉米芯、棉稈、棉籽殼、高粱稈、葵花子稈、殼等;四是野草類:蘆葦、菅、芒萁、斑茅等,上述原料曬干備用。
3.生產季節安排 竹蓀栽培一般分春、秋兩季。以春播為宜。我國南北氣溫不同,應把握兩點:一是播種期氣溫不超過28℃,適于菌絲生長發育;二是播種后2-3個月菌蕾發育期,氣溫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發育成子實體。南方諸省竹蓀套種農作物,通常春播,“驚蟄”開始鋪料播種,“清明”開始套種農作物;北方適當推遲。播種后60-70天養菌,進入夏季5-9月間出菇,10月結束,生產周期7個月左右。
4.場地畦床整理 利用蘋果、柑桔、葡萄、桃、梨等果園內的空間地,以及山場樹木空間地套種竹蓀。要求平地或緩坡地,近水源,含有腐植質的沙壤土。播種前7-10天清理場地殘物或雜草,翻土曬白。果樹上可噴波爾多液殺滅病蟲害。一般果樹間距3米×3米,其中間空地作為栽培竹蓀畦床。畦寬60-80厘米,人行道間距30厘米,整地土塊不可太碎,以利通氣,果樹旁留40-50厘米為作業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