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扒土扒土的作用主要是讓竹蔸上的筍目露出土面,刺激和促進筍目萌發,提早發筍;同時也便于施肥,并鏟除纏繞筍目上的須根,防止竹根結網,使筍目能夠正常發育。扒土一般是在2月底-4月上旬進行,用鋤頭把叢生竹周圍的土扒開,使筍蔸、竹蔸暴露,讓其暴露見陽光曬20-30天。在扒土中盡量暴露所有含苞待放的筍目,但應注意不要損傷筍目和根系。二、施肥施肥是保證麻竹生長良好和提高竹筍產量的重要措施。因為麻竹產筍期長、產筍量大,每年需補充大量肥料。一般年施肥3-4次。種植第一年施肥3次,在麻竹分蔸苗栽植成活后,即見有兩片竹葉后進行第一次施肥,每株施腐熟稀糞水(10%)20斤加尿素50斤,第二次在6月底株施腐熟稀糞水(10%)20斤加尿素50斤或碳銨100斤。第三次在7月底株施腐熟稀糞水(10%)30斤加尿素100斤或炭銨150斤。第二年以后每年施肥4次。第一次春肥(基肥)一般在3月中下旬進行扒土地結合施肥,這次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叢施入腐熟的農家肥(廄肥、堆肥、豬牛糞等)50-100斤,肥料施在已扒開土的竹叢周圍,不能直接接觸筍芽,施后限即覆土培高。此次肥的目的是促進芽目萌發,提高竹叢出筍量。第二次筍前肥在5月結合鋤草、松土進行。以速效氮肥為主,每叢施尿素或碳銨1斤左右。方法是先在竹叢周圍離竹蔸50厘米處開環形溝,將肥料均勻撒入溝內或用水稀釋后澆灌,施后立即填土蓋肥,以防揮發,提高肥效。施肥特別注意防止肥料直接接觸嫩筍芽,以免引起竹筍萎縮死亡。此次肥的作用是促進筍目生長,提高產筍量。第三次筍期肥也是以速效氮肥為主,每叢施尿素或碳銨1斤,施肥方法同第二次。第四次養竹肥在采完筍后的10月份每叢施復合肥1斤,方法同第二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