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8 作者:佚名 來源:河北日報
“自從建起微型菇房,來看的人接連不斷。大家都好奇,這么個小房子咋就能種出蘑菇來?”4月10日,承德灤平縣大屯鎮興洲村村民魏萍一邊采蘑菇一邊笑著說。
走進這個外形似集裝箱,面積只有150平方米的微型菇房,菌包擺滿層架,鮮嫩小平菇探著頭,生機盎然。采完蘑菇,魏萍來到菇房外的控制箱前,觀察顯示屏上的濕度、溫度等數據,并進行適當調整。
這種微型菇房是灤平興春和現代循環農業園區探索微型菇房戶企聯營模式的第一個試驗品。“蘑菇生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溫度和水量,每天只要調整幾次數據就行。”魏萍高興地說。
目前,興春和現代循環農業園區內的食用菌種植面積達1.6萬平方米,即將投產的二期工廠種植面積3.7萬平方米。有如此大的種植規模,為何還要在農戶家建起微型菇房呢?
“作為省農業扶貧龍頭企業,我們一直致力于脫貧攻堅,帶動周邊農戶流轉土地得租金、務工投勞掙薪金、入股合作分股金,目前已有4100多名農民從中受益,其中貧困戶達3600多戶。”興春和現代循環農業園區菌業副總經理王清輝說,盡管這些扶貧措施惠及了很多村民,但仍有一些人的致富意愿無法實現,像家里只有上歲數老人和上學的孩子的家庭,由于缺少勞動力,脫貧仍然困難。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面對村民的苦惱,園區決定從食用菌一家一戶工廠化生產入手,探索微型菇房戶企聯營模式,帶動更多群眾脫貧。對戶企聯營模式,王清輝做了個形象的比喻:園區在農戶家中建一個花盆(微型菇房),配好花盆里的土(培育造料),提供花苗(菌種),農戶來養花(栽培)、收果(采收)。另外,園區還負責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產品收購、統一加工銷售。
“我們研制了ABCD四種微型菇房,面積分別約為150、90、70、40平方米,設施設備加流動資金為30萬元、25萬元、20萬元、15萬元不等。”王清輝說,以A型微型菇房為例,公司保障每年生產28噸標準達一級的小平菇。每斤收購價9元,如果一年產出不了28噸小平菇,園區會按28噸給菇農支付費用,保障了菇農零風險。
雖說是穩賺不賠,但一次性的投入,對于貧困戶來說仍困難重重。為此,灤平縣設立了“菇農貸”。每個貧困戶可申請期限為5年的10萬元貸款,貧困戶可聯合搞菇房。政府的參與和幫扶,為微型菇房的推廣提供了資金和政策保障。目前有160多座微型菇房即將開工建設,計劃發展1000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