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1 作者:佚名 來源:黔東南新聞網
岑鞏縣羊橋鄉以加強黨建為統領,全面落實脫貧攻堅“春風行動”要求,用活產業發展“八要素”,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在保持主糧種植面積基本不變的情況下,2018年,該鎮按照產業生態化發展思路,幫助村民選擇雜稻制種、牧草、西瓜、生姜、向日葵等綠色產業4000余畝(牧草1350畝、雜稻制種800畝、烤煙1500畝、西瓜130畝、生姜280畝、向日葵174.8畝),分別與丁坪肉牛養殖基地、紅四方農業、煙草公司等簽訂單,堅決打贏產業扶貧硬仗。
產業建在支部上,強化貧困戶利益聯結。把產業建在支部上,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實行“黨建+”的組織模式和“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實施適應鄉情和農民需求的種植養殖農業產業,并通過利益聯結保證貧困戶穩定增收,不讓任何一個貧困戶在脫貧致富路上掉隊。全鄉產業通過利益聯結機制聯結貧困戶,合計975戶3286人。
坪地村黨支部成立坪地村豐潤種養植專業合作社,在丁坪村施寨坡、地壩村朱家坡連片實施300畝火花冰脆李集中種植,四年見效、六年豐產,可為貧困戶帶來每畝1500元分紅收益,年提供勞務收入15萬元,促貧困戶戶均年增收6000元;龍統村黨支部成立富強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100余頭,注入村貧困扶持資金25萬元惠及231戶貧困戶,預計股貧困戶每戶年分紅3000元,實現村集體經濟年積累8.3萬元。該肉牛養殖基地流轉40戶農戶閑置土地75.17畝,10年租金33.83萬元,一次性發放至農戶手中。
優化組織方式,加強資金和技術籌措。以財政資金為支點,撬動多方資本進入農業產業領域,從而創新優化組織架構,多方擴展資金來源。通過“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產業大戶+致富能人+貧困戶”模式,并適時增減中間主體的模式,采取村民聯動、村社共建、社企合作等多種形式,讓農業生產方式從分散走向集約,發展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坪地村使用黨建“515”破殼資金10萬元,縣政協專項幫扶資金1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30萬元為主體,吸收貧困戶幫扶產業資金25萬元及群眾入股土地發展火花冰脆李種植;龍統村使用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50萬元,并吸納貧困戶特惠貸資金50萬元發展肉牛養殖。
另外,通過“萬名農技專家下基層”和統籌鄉內各類農業技術力量,圍繞種、養、加、銷等關鍵環節培訓新型農民,為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提供技術服務。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培訓15場次,受培訓村民500余人次。發揮好省級科技特派員作用,為全鄉農戶提供農業技術“一對一”指導、咨詢等培訓50余人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