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5 作者:佚名 來源:大河網
杏果碩碩
劉海曉
提子
提子大棚
豐收的桃子
風味皇后、油蟠王、紅不軟、雪如玉……這些桃子的品種,你知道嗎?最近,新鄉衛輝的一座莊園迎來眾多前來采摘的游客,莊園內桃子品種繁多,惹人喜愛。這座莊園的負責人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6月13日,大河網記者來到這座收獲頗豐的萬寶莊園,和莊園負責人劉海曉一起聊了聊“莊園那些事”。
這片果林曾經是一處荒地,2016年11月,劉海曉承包了這里,從零開始,開墾種植。在將近兩年的時間里,把荒地經營成了一片充滿生機的果園。“當我親身用心去經歷創業的過程,我能感覺到自己在成長,也擁有了一份收獲的喜悅。”劉海曉說,做農業雖然回報低,回報周期長,但卻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解決了附近村民的正常土地征收,還能帶動周邊百姓致富。
目前,莊園已經開墾200多畝地作為試點, 桃子有12個品種, 提子和葡萄有6、7個品種,還有西瓜、無花果、冬棗、草莓、向日葵等。 說到莊園里的桃子,劉海曉十分自豪,他告訴記者,這里的桃子從4月開始便不間斷的成熟,能一直賣到11月。銷售對象大多為網上訂購的客戶、附近的老百姓和慕名而來的游客。衛輝因為獨特的區位地理優勢而盛產桃子,劉海曉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一個區域“桃品牌”,以此來提高桃子的附加值。“一個人富不是富,帶動衛輝種桃的農民整體致富才是最主要的。”劉海曉說。
從負責起萬寶莊園開始,劉海曉肩上便多了一份責任感。他在經營中堅持企業化管理,村民在這里不是來“干活”的,而是來“工作”的。目前,莊園中有30多位固定員工,多為五六十歲的當地村民,和少部分一起管理的年輕人。劉海曉自身是農民出身,他自知農民不易,他希望可以走出一條新型的農業路子,來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也讓那些年齡偏大的農民能夠發揮余熱。據了解,莊園的員工在薪資上采用月薪制,而且在工作一定年限后會有工齡金。劉海曉說,雖然這里的福利待遇沒有那么高,但也會讓村民們實現自身價值,感到被社會所認可。
談到新農業新農民,劉海曉和記者探討了他的理解。在萬寶莊園,他會組織員工進行系統的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員工各抒己見,一起討論公司的發展前景,努力使員工扭轉傳統思想——“我來這里不僅是體力上的付出,更是精神上的投入”。在銷售模式上,他也大膽創新,主動尋求客戶,跟上了“互聯網+”的潮流,線上有銷售,線下有門店,產銷結合。此外,他還組織游客來莊園參觀和采摘水果,讓游客親身體驗休閑農業,這樣可以極大刺激消費,提高銷售業績。
劉海曉說,他的團隊中有一位姓楊的員工,是一位有十幾年種桃經驗的普通農民,來莊園之前,他一直走的是傳統農業種植模式,只追求產量,不講究質量。自從來莊園工作以后,他發現了傳統農業和新型農業的差距,開始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他積極改變生產和種植方式,不僅達到了高效種植,更加提高了產品質量,稱得上是“新型職業農民”。劉海曉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明白了“農民”在當今社會,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耕作者,更加是一種需要探索的職業。
在劉海曉看來,農業是一份長久的事業。“我之前在金融行業,做的叫生意。而現在,農業對我來說,做的叫事業。這是兩回事,生意可以隨時叫停,但事業不可以。假如我哪天干不動了,我相信還會有人繼續探索下去,來影響更多的人。 ”劉海曉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