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11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合作社助力貧困戶 邵光明攝
京津風沙源治理見成效 據百度
生態扶貧是將保護生態環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結合起來的脫貧新模式。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將經濟效益抓起來,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為生態資源良好、經濟發展落后地區帶來新動力。
許昌勇,江蘇鹽城人,去年從古井集團被選派到安徽亳州譙城區蘆廟鎮楊莊村任黨總支第一書記。從此,他的人生因與楊莊村脫貧工作水乳交融而變得意義非凡。“近年來,生態產業在各地不斷興起,這種方式把生態保護放在首要位置,并積極探索生態脫貧新思路,讓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建設中得到更多實惠。”許昌勇說,我們也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2017年,許昌勇帶領大家在楊莊村建立了第一個村集體經濟項目——13畝蓮藕。當時,正值蓮藕喜獲豐收的時候,但蓮藕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他們大膽創新,將楊莊村所種植的特色產業小辣椒、紅薯粉絲、紅薯淀粉等產品與扶貧藕相結合,做成“楊莊四寶”大禮包,一經投放市場,受到熱烈歡迎,6000箱楊莊土特產大禮包全部售罄。此項創新舉措共幫助150多戶困難群眾解決銷售難題。“‘楊莊四寶’給村民帶來的不僅是經濟收益,更多的是大家對發展生態農業脫貧的信心。”許昌勇高興地說。
亳州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基地,楊莊村有8000多畝中藥材,這些中藥材中有很多品種可以和苗木進行套種,例如:牡丹、丹參、白芍等,村里決定通過“林業+中藥材套種”模式,給貧困戶帶來雙重收益。這項扶貧政策幫助村里72戶貧困戶解決了脫貧問題。
丁泰宇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從小得了小兒麻痹癥,由于家里條件差,沒能得到及時治療,落下嚴重的后遺癥。為了改善生活,他試著學習計算機維修、飼養山羊、做過小商品批發生意,但都以失敗告終,最終在政府的林業扶貧政策幫助下,他種植的苗木漲勢很好,通過駐村工作隊多方協調,今年年初,已經幫助他獲得銷售收入2萬多元。
現在,走進楊莊村,林木茂盛,環境優美,同時,貧困村民的生活也在改善中。
相關標簽:亳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