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5 作者:佚名 來源:內蒙古日報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全市農牧業工作取得的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來,通遼市農村牧區生產實現了從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邁進,農牧業大市向農牧業強市快速發展,農牧業持續穩定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了保障。
40年來,種植業生產取得了突破性發展,糧食油料蔬菜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大幅增長,特別是以玉米為主的糧食產業顯著發展。 2009年糧食總產突破100億斤大關,2017年玉米產量達到123億斤,較1978年增加109億斤。2017年,全市已建成節水高產高效糧食功能區950萬畝,玉米一增四改、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集成配套、廣泛應用,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加強。全市特色作物種植面積達324萬畝,糧、經、飼結構進一步優化;初步構建了科爾沁區和開魯工業園區兩條玉米循環經濟產業鏈,玉米深加工產業集群逐漸形成,產品銷往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業帶動能力不斷增強。
歷經四十年的發展,畜牧業已成為農村牧區經濟的一項支柱性產業。2017年,全市牛存欄338萬頭、羊存欄1127萬只、生豬存欄512萬口,分別比1978年增長294%、570%和322%。全市牲畜交易市場年交易肉牛200萬頭以上,初步形成買全國、賣全國的格局。
40年來,全市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顯著改變。機械化水平明顯提升,全市農機總動力達710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達17.8萬臺,農牧業生產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規;洜I水平明顯提升,全市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2萬多家,其中百畝以上種糧大戶9000多戶,養殖大戶5000多戶,家庭農牧場313家。2017年,全市流轉土地規模經營378萬畝。標準化生產水平明顯提升,建設標準化核心示范基地37個,建設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45萬畝。全市“三品一標”有效用標企業總數796家,產量150萬噸。農牧業組織化水平明顯提升,全市農牧民合作社4282家、社會化服務組織5773家。
相關標簽:內蒙古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