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6-17 作者:文洪瑛 來源:網絡整理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文洪瑛)記者從近日在南昌召開的江西省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了解到,近年來,江西稻漁綜合種養呈現出規模逐步擴大、技術不斷升級、效益穩步提升的良好發展勢頭,為江西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據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巡視員龍宇聞介紹,一是江西稻漁綜合種養面積迅速擴大。2016年全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49萬畝,2018年面積突破100余萬畝,兩年的時間里種養面積實現翻番,位居全國第5位。二是稻漁種養綜合效益顯著提升。2018年,江西省生產優質水稻46萬噸、優質水產品9.2萬噸,實現總產值50.46億元,加工流通業產值達120億元,畝均增收1600元以上,是單一種植水稻收益的3-6倍。新余市仙女湖河下鎮滸溪村,依托當地優良的自然環境,大力鼓勵發展稻蝦共作新模式,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種養、統一銷售,并吸納貧困戶入股參與分紅,實現種養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豐收”。三是稻漁產品品牌日益唱響。2018年,江西組織參與的“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上海)展銷會上,稻漁產品被搶購一空,省內相關企業多次獲得全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創新大賽和優質漁米評比推介活動的金獎。四是稻漁綜合種養助力農民脫貧增收。江西始終堅持高位推動強扶持、科學規劃強引領、連片開發強示范、質量至上強監管,推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據統計,全省有180余家漁業生產經營主體對接3900余戶貧困戶,為其帶來穩定增收。泰和縣把“稻蝦共作”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來發展,通過鑫潤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帶動、輻射周邊鄉鎮的模式,未來3年內,全縣稻蝦共作面積將擴展到5萬畝規模,帶動養殖大戶3000戶,年產值達10億元,可帶動5000多農戶脫貧致富。
相關標簽:江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