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02 作者:佚名 來源:農村大眾報
當年栽下的小樹苗,現在已經長成大樹,可以出售了。
“我是2013年7月份開始主持村里的工作,2014年正式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當時村里沒有一分錢的收入,也沒有外債,我是真正從零開始。”盡管時間已過去近6年,但6月14日說起當時的窘境,山東省商河縣玉皇廟鎮許寺村現任村黨支部書記許秀軍仍記憶猶新,“村集體沒有錢,村里啥公益事業也沒法干,街不叫街,路不成路。”
對比過去,現在的許寺村可以說是發生了巨變:水泥硬化的大街橫平豎直,路邊宅旁花團錦簇,楊柳依依,戶戶通了自來水。“能干這些事兒的前提是,村里有收入了!”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德星說。
在商河縣玉皇廟鎮,許寺村是一個很普通的村,155戶667口人,1377畝地,沒有什么得天獨厚的優勢和資源,但現在為什么疙瘩就解開了呢?
挖內潛。上任之初,借著環境綜合整治,許秀軍積極運作,將村里閑置的宅基地充分利用起來,建起了一個744平方米的廠房,并以每年3萬元的價格出租。村里600多畝地沿溝臨河,地頭除了長草,沒有別的;經過細致規劃,村里將這些地方全部栽上花卉苗木,一年賣一茬,村里也有1萬多元的進賬。村里進村路有400多米,路兩側的綠化權也被承包出去,雖然20年的承包費只有1萬元,但村里卻省下了這段路的綠化和維護的成本。
通過長期細致的工作,截至2018年8月份,村里共收回坑塘、場院等60多畝閑散地。許秀軍說:“這些閑散地塊,我們正在進行合理的規劃,一旦利用起來,村里會有一大塊穩定收入。”
當初村里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時,村“兩委”就對村里的街巷進行了規劃,有針對性地在兩旁種上了國槐、金葉榆、垂柳等市場暢銷的綠化、觀光樹種。當初的小苗現在已長經成樹,很值錢了,今年村里計劃間隔售賣,這樣既不影響綠化,還能有一塊收入。如果全部賣出去的話,大約能有20萬元的收入。
搞合作。許寺村附近有幾口油井,過去,村里與管理及運營單位基本沒什么聯系,更談不上什么合作。許秀軍上任后,主動為這個鄰居提供一些服務及支持,這樣不但融洽了鄰里關系,每年村里還有1萬元的凈收入。村北有一片河灘地,面積有30多畝,經過積極運作,村里已跟有關單位簽好合同,機械近期就進場,這里將被挖成一座魚塘。建成后的魚塘,既是村里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村民的休閑觀光園。
借外力。“村里基礎薄弱,要發展,借力很重要。”這是許秀軍的經驗。經多方努力,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9月份,一個50KW的光伏發電項目在村里建成。自建成后,這個項目,每年都為村里帶來5萬-7萬元的穩定收入。
“一個鄉村振興扶持項目已選定我們村,過不了幾天就進入實施階段。”許秀軍介紹,“這個項目實施后,將對我們村的整體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
每年10多萬元的現金收入不算多,但因為年年都有,許寺村已摘掉了經濟“空殼村”的帽子,解開了無力發展的疙瘩,村里的公益事業不斷得到發展,路、水通了,路燈也亮了,每家每戶也都安裝了空氣能空調,村委辦公條件也得到了改善。過去了無生氣的村,已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相關標簽:商河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